全球供應鏈在國際通膨、斷鏈缺工、營運成本增加等因素讓企業開始思考,如何透過數位化管理系統推動資訊透明化、發展新型商業模式及永續商業價值。
ERP即為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衍生之軟體系統,是一套涵蓋企業核心營運業務流程的商務模組,將財務會計、採購銷售、供應鏈、人力資源等跨部門資料整合,藉以提高企業內部核心的商務應用流程效率。從基本功能面而言,ERP串聯了端對端的資訊流,協助企業可以更好的在ERP整合系統中進行高效敏捷的管理策略,並即時洞察各項資訊潛藏的商務價值,作為數位轉型的基礎開端,並進一步實現智慧自動化的敏捷企業流程。
從外送、叫車等線上服務平台的興起,可以發現消費者越來越容易透過APP了解自己的訂單服務資訊,而uber-like的資訊共享模式更可加速服務派工的媒合速度,對企業而言,可避免資源無端消耗;對消費者而言,可享受更優惠、有效率的服務水準;對整體產業生態,則可刺激市場的蓬勃發展。
企業經營者,每天會遇到各種挑戰,像是「缺乏數位化的管理」,各部門每天都有專門處理得工作項目,例如業務單位要和客戶溝通去爭取訂單,而生產單位要進行生產的作業,並且要了解整個的生產狀態。
隨著國際訴求淨零永續、碳有價時代的來臨,節能減碳不僅勢在必行,更越發強調「淨零減碳」。如同歐盟預計於2026年開始對高碳排產業課徵關稅,身處國際供應鏈核心要角的台灣也提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也引進碳費的徵收制度,ESG的治理策略也愈來愈受企業重視。到底淨零減碳與ESG為何如此重要?這場徵收碳稅碳費的碳交易又是如何進行?這幾大節能減碳關鍵字企業不可不知。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的定義為一項活動或產品從原料取得、工廠製造、配送、銷售、使用到最後廢棄回收等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