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異地備援解密:讓您的企業運營永不中斷

為什麼雲端異地備援/災難復原(DR)對您的企業至關重要?

在數字時代,數據是企業的命脈。遺失關鍵數據不僅意味著營運中斷,更可能導致重大的財務和信譽損失。這就是為什麼雲端異地備援不僅是一種技術策略,更是企業持續成長的保障。其重要性不僅體現在能夠提供即時、可靠的數據恢復能力,也在於它為企業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以應對不可預見的災難和數據丟失事件。 根據IMARC集團報告,全球雲端備份市場規模在2022年達到37億美元。展望未來,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10億美元,在2023-2028年期間呈現19.9%的成長率(CAGR)。

 

雲端備援disaster recovery

一、雲端異地備援基礎知識

什麼是雲端異地備援?簡單來說,它指的是在不同地理位置的雲端存儲系統中複製和存儲數據。這與傳統的在地備份有所不同,後者可能因自然災害或硬件故障而風險更高。

 

雲端備援與傳統備援的差異

雲端異地備援與傳統異地備援在幾個關鍵方面有所不同:

  • 部署速度:雲端備援可以迅速部署和配置,而傳統異地備援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建立和測試。
  • 成本結構:傳統備援通常需要顯著的初始投資,包括硬件購置和維護。相比之下,雲端備援通常採用按需付費模式,降低了前期成本。
  • 管理和維護:雲端備援服務通常由供應商管理和維護,這減輕了企業的負擔。而傳統備援可能需要專門的IT團隊來維護。

 

二、資料備份與災難復原的差別

資料備份(Data Backup)和災難復原(Disaster Recovery)雖然經常在討論資料保護時一起提及,但它們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資料備份 (Data Backup)

  • 定義:資料備份指的是將數據複製並存儲在另一個地方,以防原始數據因任何原因遺失或損壞。備份的目的是創建數據的副本,以便在需要時可以恢復這些數據。
  • 主要目標:保護重要數據免受意外刪除、硬件故障、病毒攻擊等造成的損失。 
  • 頻率和存儲:備份通常按計劃進行,可以是每日、每周或每月等。備份數據可以存儲在磁帶、外部硬盤、NAS裝置或雲端存儲中。 
  • 恢復範圍:通常用於恢復單個文件或文件夾,而不是整個系統或應用程序。

 

災難復原 (Disaster Recovery)

  • 定義:災難復原指的是在發生重大災難(如自然災害、大規模的技術故障或惡意攻擊)後,將整個IT系統快速恢復到運行狀態的過程和策略。 
  • 主要目標:確保業務關鍵系統的快速恢復和業務連續性。 
  • 策略和計劃:包括備用系統的建立、數據中心的雙活配置、災難復原站點的設置等。災難復原計劃還會涉及詳細的恢復程序和預案。
  • 恢復時間和範圍:專注於整個IT環境的快速恢復,包括應用程序、數據、硬件、網絡等所有組件。

總的來說,資料備份是防止數據損失的策略,而災難復原則是確保在災難發生後,整個IT系統可以快速恢復,維持業務運營的策略。兩者雖有重疊,但聚焦點和實施範圍有所不同。

 

三、雲端異地備援優勢

  • 數據安全性和可靠性:通過在不同地點備份數據,您可以在一處數據中心發生問題時,迅速從另一處恢復數據。
  • 成本效益:與建立和維護自己的備份中心相比,雲端備援通常更經濟。
  • 易於管理和擴展性:雲服務提供商通常提供易於使用的管理界面和靈活的擴展選項。

 

四、雲端異地備援的挑戰與解決方案

1. 網路帶寬和傳輸速度的考量

挑戰

    • 高延遲和低吞吐量:在遠距離傳輸大量數據時,網路延遲和帶寬限制可能導致數據備份和恢復的速度變慢。
    • 成本問題:增加帶寬通常伴隨著較高的成本。

解決方案

      • 數據壓縮和去重:在傳輸前使用數據壓縮和去重技術,減少需要傳輸的數據量。
      • 增量備份:僅備份自上次備份以來變更的數據,而不是每次都備份全部數據。
      • 優化網絡設置:選擇適合的網絡路由和優化TCP/IP設定,以提高傳輸效率。
      • 分散傳輸時間:在網絡使用量較低的時段進行數據傳輸。

 

2. 數據隱私和合規性問題

挑戰

  • 合規性要求:不同國家和行業有不同的數據保護和隱私法律要求。
  • 數據安全風險:在雲端存儲敏感數據可能面臨未授權訪問和數據洩露的風險。

解決方案

  • 加密技術:在傳輸和存儲數據時使用強加密技術。
  • 遵循法規標準:確保遵守如GDPR、HIPAA等相關法規的要求。
  • 透明的供應商政策:選擇那些提供透明合規政策和安全標準的服務提供商。
  • 定期合規審核:進行定期的安全和合規性審核,以確保持續遵循最佳實踐。

 

3. 技術挑戰和供應商選擇

挑戰

  • 技術兼容性:確保雲端備援解決方案與現有IT架構相容。
  • 供應商依賴:選擇雲服務供應商時,企業可能會過分依賴特定供應商的技術和服務。

解決方案

  • 徹底的市場調研:在選擇供應商之前進行廣泛的市場調研,比較不同供應商的技術能力和服務質量。 
  • 多雲策略:考慮使用多雲策略來分散風險,不完全依賴單一供應商。
  • 服務水平協議(SLA):與供應商簽訂明確的服務水平協議,確保服務質量和可靠性。
  • 彈性和可擴展性:選擇那些提供彈性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以便在業務需求變化時可以靈活調整。

 

五、如何選擇適合您企業的雲端異地備援方案

1. 評估您企業的需求

a. 確定數據重要性和類型 

  • 分類數據:識別哪些數據是業務關鍵型的,哪些是非關鍵型的。 
  • 數據靈敏度:評估數據的敏感程度,如個人信息、財務紀錄等。

b. 訂定恢復目標 

  • 恢復時間目標(RTO):確定在發生災難後您的業務可以接受多長時間的中斷。
  • 數據恢復點目標(RPO):確定最大可接受的數據損失範圍。 c. 考慮法律和合規性要求
  • 法規遵循:了解與數據保護相關的法律和規定,如GDPR、HIPAA等。

 

2. 比較不同供應商的服務

a. 服務品質和可靠性

  • 服務水平協議(SLA):審視供應商提供的SLA,特別是關於可用性和性能的承諾。
  • 供應商信譽:研究供應商的市場地位、客戶評價和案例研究。 

b. 技術支持和服務範圍

  • 技術支持:評估供應商的客戶支持品質,包括響應時間和技術專業性。
  • 整合能力:確保所選方案能與現有的IT架構和應用程序無縫整合。

c. 安全性和合規性

  • 數據加密和安全措施:了解供應商的數據加密標準和安全策略。
  • 合規性認證:檢查供應商是否擁有相關的合規性認證,如ISO 27001。

 

3. 考慮成本與效益

a. 總體成本分析

  • 直接成本:包括服務訂閱費用、數據傳輸費用等。
  • 間接成本:如培訓員工、管理和維護成本。 

b. 投資回報率(ROI)評估

  • 效益計算:預測通過提高數據安全性和業務連續性帶來的長期效益。
  • 風險緩解:考慮在災難情況下,選擇合適雲端備援方案所能避免的損失。

 

透過這些步驟,企業可以更全面地評估自身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做出明智的選擇,以確保所選擇的雲端異地備援方案不僅技術上適合,而且在財務和合規性方面也是可行的。

 

六、參考資料

 

  

►◆ 了解更多 雲端異地備援DR方案 ◆◀

 

東捷資訊為您提供最專業且完整的資訊及業務流程委外服務,協助企業邁向數位轉型與永續經營目標。

立即填表諮詢

請填寫下方資料,便於盡快與您聯繫
若您需要立即的支援與服務,
請撥打諮詢電話02-5551-9890,謝謝!